第一:车辆的选购。这一般是老板的事情。就是国内的货运车辆通常情况下是只有栏板而没有车厢的。你买车时,车辆经销商一般会推荐车辆改装厂。这时,你就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了,千万别上当了。
第二:车辆的走合期。新购货车在前面3000公里左右称为走合期,这个时期的汽车就好比婴儿一样,需要特别小心。一是这个时期要安排优秀司机来开,二是要轻载(最好在额载的50%以内),三是要低速。关于这个问题,大的车队或者有经验的司机都知道,但一些小单位往往会不注意。
第三:车辆的维护保养。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很重要也很专业。技术方面,暂且不谈。现在只说一个问题,就是车辆的维修保养谁来做?日常保养(加水、加油等)当然要司机做,而且要制订一个具体的日常保养项目和要求,并考核到位。很多车辆大的机械事故就因为这方面没做好。除了日常保养外,其它的保养和维修工作由谁来做就很有讲究了。目前,各家有各家的规定。通常来说,车辆数在10部以内,公司不必聘用专人来做,可全部委托修理厂;车辆数在10至30部之间,就一定要请几个专职人员来做,大的修理仍委托修理厂;30部以上可考虑组建修理厂,修理厂的规模具体而定。
第四:车辆的卫生。包括车辆外表与车厢内部的卫生。很多公司不太注意这个问题。车辆的外表就是公司的形象,车厢内部卫生就是涉及到货物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只要在停车场装个水龙头,买几把清洁工具就行了。当然还要要求司机就做。
第五:随车工具的管理。新车买来之后,都会有个工具箱,里面配有常用的修理工具。但是,我所碰到的很多车队,对于随车工具的管理都无能为力。至多两年,里面的工具都掉的七七八八了。对于这么问题,没什么决窍,一要与司机清点好并签字确认,二是不定期检查。发现少了,要不要赔就是公司内部的事情了。
第六:车辆档案管理。包括原始档案、车辆证件、缴费凭证、维修记录、运行记录等,把它们统称为车辆档案。这些好象是小事,但有时也很重要,要做起来也并不简单。车队会出现这这么一件事:有个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交警来车队找维修记录和运行记录,却拿不出来。因此,车辆档案管理非常重要,并且,这件事情的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地做。
物流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而车队是运输任务的主要承担者。车队的管理很重要,也很难。车队难管,这是业内的一个共识。我想,这主要是由于车队的运输工作所跨越的空间大,流动性强,难于控制的原因。在车队管理中,对于这点深有体会。车队管理要搞好,驾驶员的管理是核心。车队的技术、调度、安全、维修、财务等重要工作,其背后都是驾驶员的行为决定的。因此,管好了驾驶员,就等于管好了车队。那么,怎么管好驾驶员呢?
1、驾驶员的招聘。这一关非常重要。要有一支好的司机队伍,一定要把好招聘关。如果驾驶员的驾驶技术不行,车队安全员就有的忙了,如果司机的机械常识不好,修理厂就要天天加班了。如果都是这样的司机,运输成本不高才怪。有的车队主管说车队难管,就是因为司机常常把车开坏,常常出事故。所以,招聘司机时,你要掌握三点:一是驾驶技术,二是修理常识,三是工作态度。
2、驾驶员的培训。很多车队管理忽略这一点,以为培训是高层次人员的事。驾驶员的招聘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不会十全十美,培训就成了一件重要的事。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保养维修知识,二是交通安全法规。维修的培训要请修理厂的技术人员来,而且要常规化。车队的业务都很忙,司机常不在家,但你要想法设法去做。
3、驾驶员制度建设。这里说的制度建设不是制定某个文件那么简单。在车队时不时会发生驾驶员在油料、修理费用、拉私货等问题上的作假。车队的制度是,发现谁开除谁。表面上看,这很严格,但实际情况是,总会有人冒险去做,有时还是些表现很好的司机,开除可惜,不开除又不可以。后来制定于定点加油、油料核算、节约奖超额罚等制度,三年下来,很少发生这种事了。其实,这是事后处理,还事前控制的问题。驾驶员的制度建设要往事前控制方向发展。
4、要深入司机队伍中去。职业驾驶是一个辛苦、危险的职业。他们回公司后,老板一定要去看看他们,听听他们的想法。只有深入司机队伍,才能够发现他们想什么,然后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另外,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听从公司的调遗,才会“把公司的车看成自己的车”。
5、在工资待遇方面,要体现“能者多劳多得”这么一个原则。驾驶员出来开车目的只有一个:无论公司的工资水平怎么样,都要体现多开多得,干好得多这个原则。一般来说,驾驶员的工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劳务工资+奖罚金额。其中,主体是劳务工资,主要根据行驶里程或者运量。
[外贸知识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