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等受疫情影响的省市逐步复产复工,产业链供应链也在恢复之中。在这一过程中,“白名单”制度起到助力作用。
5月1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十个省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视频会议。会议强调,落实落细“白名单”制度,统筹做好企业对接和精准服务,以点带链、以链带面,确保重点企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
4月份,工信部派出上海前方工作组,多措并举支持在沪重点企业稳定生产,包括研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诉求应急协调机制,设立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等,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辛国斌此前接受采访表示,聚焦防疫医疗物资、居民生活必需物资、农业生产重要物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物资4个领域,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先后分四批确定1624家重点企业,并指导17个省份建立了地方层面的重点企业白名单,搭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
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韩建飞介绍,“白名单”制度是在疫情等特殊状态下,针对产业链供应链出现的堵点、卡点,迅速组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通过加强部省协同和跨区域协调,畅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调度方式。
龙头企业的生产离不开中小企业的配套。5月10日发布的“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提出,加强生产要素保障,将处于产业链关键节点的中小微企业纳入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近日介绍,正在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专精特新“白名单”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截至5月5日,调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7家,复工率95%,人员返岗率69%,产能利用率达74%。
白名单制度加强了区域协调,除上海外,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长三角“三省一市”重要生产物资保障协调对接机制,推行通行证互认等措施。
江苏省连续发布两批、共2505家“白名单”重点企业,加强与上海对接协调,推动“白名单”互认,逐项推进复工复产、办理通行证、提取库存品等事项。
对于进入“白名单”的重点企业,通过“一企一策”纾困解难。重点加强对企业人员到厂难、物料运输难等阻碍复工达产突出问题的协调解决力度。
通过“白名单”等多个措施,受疫情影响的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快复产复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的信息显示,至5月13日,上海市9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复工4400多家,占比接近50%。三批“白名单”企业3000多家复工复产,整体复工率超过70%,其中首批666家企业复工率已超过95%;外资企业847家,复工率已达80%。
在汽车领域,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特斯拉四家整车企业全面复工;集成电路领域,芯片制造企业一直保持90%以上产能;生物医药领域,联影医疗保持生产CT等大型医疗设备,产能利用率提高到80%。
此次暴发疫情的上海,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枢纽,尤其在汽车、集成电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气机械和器材等领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韩建飞表示,这些产业的产业链长、涉及面广,相关部门通过将重点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链上关键环节的中小微企业纳入“白名单”,通过部省联动,一企一策,解决企业物流运输、产业链配套等问题,有序推进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同时也积累了特殊状态下产业生产调度管理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