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知识,免费投稿宣传!免费分享!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外贸新闻

会展大咖说|会展是助推经济建设的重要平台

时间:2021-07-29人气: 作者:

分享至:

会展作为促进国际投资与贸易交流的重要平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中国会展人重任在肩、不辱使命,与国家总体布局与战略布局同向同行,锐意改革、守正创新,为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平台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首先,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虽然不需要依靠展览来促进贸易,但仍要通过举办展览来展示国家经济建设成就、鼓舞士气、开拓视野、交流经验。1954年,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字的“北京展览馆”顺利落成,举办的第一个展览是“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希望通过展示苏联在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建设成就,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推动新中国经济建设。尽管这一时期的展览会没有促进交易功能,但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指导价值非同一般。

其次,从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前,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渐进式引入市场元素,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商贸活动日益活跃,经济规模急剧扩张,国民经济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为了更好地促进商品供需对接,我国迫切需要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商贸展览。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展览人与时俱进,又开启了举办商贸展览、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征程。这一时期,北京、天津、深圳等地相继兴建了适应商贸展览需求的会展中心。其中,1985年11月落成的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最具代表性。该展览中心拥有展览面积70000平方米,停车场10000多平方米,海关监管仓库7000平方米,还配备有会议中心。整个规划建设体现了促进商品贸易的需要。1985年,首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开创了我国举办综合性、国际性博览会之先河,迈出了展览业服务改革开放的新步伐。

再次,从1992年中国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前,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步子进一步加快,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贸易更加活跃,GDP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这一时期,伴随着投资主体的逐步放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民营企业的兴起。展览领域的主办承办、搭建装饰、物流运输等环节,均涌现大量的民营企业。这些民营企业以清晰的产权、灵活的机制、卓有成效的激励措施,很快在会展市场上站稳脚跟,与传统的国有展览公司并驾齐驱,逐步成为中国展览业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再其次,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至党的十八大之前,中国在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了经济国际化进程。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融入全球化,中国在加入WTO初期,逐步放宽了外资在华设立展览公司的限制。在这一开放背景下,德国的法兰克福展览集团、科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慕尼黑博览集团、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英国的励展博览集团等国际展览业巨头迅速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全球著名展览公司带来了先进的办展模式和经营理念,从而加速了中国展览业的国际化进程,并将更多知名的国际展览项目移植到中国举办,为中国企业搭建了更加高效的拓展国际市场的经贸平台。与此同时,中国展览业迎来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等多种经济主体共同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展览会数量和面积得以快速增长,展览业对经济建设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最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战略层面更加重视会展业的发展,不仅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地位,有力推动了大批市场化会展项目的发展和壮大,而且通过系统和周密的顶层设计,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国际化会展平台。其中,以经济贸易功能为主线,举办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国家级展览项目;以区域市场为主线,举办了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简称中阿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简称亚欧博览会)、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简称东北亚博览会)等一系列针对特定国际区域市场的博览会。这些活动以促进投资和贸易为基本出发点,多层面、全方位构建了中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的大国平台,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作者简介】

会展大咖说|会展是助推经济建设的重要平台

刘大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院长、展览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同时兼任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会展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是我国会展教育与研究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栏目署名文章涉及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外贸知识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