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起源于涪陵,是涪陵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重庆本地的一大品牌,近年来更是代表中国味道,成为国际品牌。涪陵榨菜自1898年诞生,顺长江一路推广,通过上海,走向世界。1915年,涪陵榨菜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传统制作工艺收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与欧洲的酸黄瓜、德国的甜酸甘蓝并誉为世界三大名腌菜而闻名中外。
现在,涪陵榨菜已发展为涪陵区乃至重庆市农村经济中产销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优势特色支柱产业,也是涪陵农业第一支柱产业。
涪陵榨菜是涪陵区特色支柱产业
榨菜产业也是绿色产业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是我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时期。环保产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中坚力量,在助力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从需求侧和供给侧提出了推动环保产业增长的新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
“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了党的十九大报告。靠榨菜致富,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涪陵区,这一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企业调研中多次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处理好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在调研榨菜产业发展时强调,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科创+”、“绿色+”为引领做大做强做优涪陵榨菜产业。涪陵榨菜作为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各企业经过不断的技术迭代和优化,在涪陵人的艰苦努力下,在探索绿色环保发展上有着自己的经验,走出了属于涪陵榨菜的绿色产业经验。
变废为宝的魔法 :腌制盐水变纯净水
涪陵区位于中国长江上游的三峡水库腹心地带,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榨菜废水高盐、高化学需氧量、高氮、高磷,处理难度大、成本高。涪陵区年产榨菜废水约200万吨,如果不做处理,任其排放,将严重影响长江生态,这不仅影响到重庆的发展,还会让长江下游的省份也深受其害。涪陵区意识到,发展产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下重拳整治。2000年,涪陵区企业自建了第一座榨菜废水治理设施;2011年,第一座榨菜废水集中治理厂建设完成投用,随后,榨菜废水治理设施建设进入高峰,各榨菜生产企业纷纷建设榨菜废水治理设施。至目前,全区已建成42座榨菜废水治理设施,日处理榨菜废水达15000立方米以上。
榨菜原料在发酵环节,榨菜在盐的作用下,会渗出20%-30%的水份。前几年,多数榨菜企业通过生化处理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排放,这样的处理工艺成本较高而且营养成分也随之浪费。涪陵榨菜集团通过长期探索和多次实验,引进了海水淡化和化工行业的常用的技术——MVR蒸发浓缩技术,并通过适当的优化改造成更适用于榨菜腌制液的应用。通过这项技术,每天可处理含盐量8%的榨菜腌制液220吨,可形成饱和盐溶液100吨,可形成结晶盐16吨,饱和盐溶液及结晶盐可用于榨菜原料再腌制;蒸发形成的150吨纯净水也可进行循环利用,回收利用率100%,每年可减少废水排放5万吨,与传统生化处理方式相比,每吨处理费用可节约40%。
近年来榨菜集团先后投入5亿元,在所有生产厂建立污水处理站10座,确保公司所有废水处理达标,并与国内知名专业环保公司合作,对各生产厂污水处理站进行优化提标升级改造,以适应新的环保形势,满足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
近年来,涪陵区还全面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和一次性施肥技术,减少农药施用量。据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统计,2020年,涪陵全区13个乡镇街道15000亩土地完成了有机肥推广。有机肥不仅能成为作物综合的养分供给来源,还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增强土壤肥力,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并能提高和稳定作物的收成。
近三年来,涪陵区青菜头抽检合格率达100%。青菜头副产品菜叶全部资源化利用。
榨菜酱油生产线
除此之外,将榨菜腌制盐水变废为宝也是一个方法。据榨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每年约利用高浓度腌制盐水10万吨,生产榨菜酱油3万吨左右,利用率达30%以上,新增产值8000万元以上,实现了环保与效益双赢。
近几年,涪陵区长江、乌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均达到或优于中国地表水Ⅲ类标准,三峡库区水质持续改善。
榨菜废水净化实验室
十多年来,榨菜废水处理工艺逐步改进优化。涪陵区加快推进榨菜废水深度处理,强化脱氮除磷,并探索循环利用。涪陵区还有近2000家为榨菜生产企业提供半成品原料的青菜头腌制经营户,也会产生相当数量的榨菜废水。涪陵区要求腌制经营户建好废水暂存池,落实“水随菜走”措施,由收购原料的榨菜生产企业负责接收处理废水,并通过联合执法、建立转运台账等加强监管。对于榨菜企业、腌制户集中区域,则统一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为了做好涪陵区榨菜行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涪陵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包括:定期查看榨菜污水处理等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榨菜排污是否达标、企业排污管理是否到位、是否建立完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台账和榨菜腌制废水转运台账,台账逻辑是否明晰,并不定期抽查存在固体废物随意堆存、榨菜废水偷排直排等违法排污痕迹。
对榨菜生产企业、榨菜合作社及榨菜加工户的违法排污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改一起,充分运用约谈追责、实施违法处罚、启动生态赔偿等措施。
涪陵区对榨菜行业“三废”治理实行三个100%的目标,即榨菜生产废水规范处理后达标排放100%,榨菜生产固废实现规范堆存、规范处置100%,榨菜生产企业燃煤废气必须脱硫除尘规范处理后达标排放100%。
涪陵区一方面坚持创新科学治污。深化榨菜废水处置实现稳定达标工艺探索,强化企业与科研院所的研发合作,指导榨菜企业废水治理技术运用,逐步开展废水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实现榨菜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另一方面完善长效监管机制。长效坚持“收榨菜原料必须收腌制废水”机制,严格落实榨菜腌制废水产生、转运、处置台账清单制度,强化榨菜生产固废堆存处置、燃煤废气脱硫除尘监管,杜绝榨菜废水、固废、废气乱排污染环境。继续深入探索资源化回收利用。鼓励榨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加工户,将可利用的榨菜腌制盐水用于熬制榨菜酱油自食或出售,将有效减轻榨菜腌制废水污染治理压力。
涪陵特色之路: 乡村振兴的绿色动能
涪陵区坚持保住绿水青山的发展路线,打造了榨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锻造了涪陵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开辟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涪陵榨菜种植区满山碧绿
乌江汇入大江流,两岸巴丘碧水悠;惊看风光冬腊后,山山都是青菜头。这句诗说的正是每年初春时节,青菜头丰收时的情景。满山翠绿的青菜头吸引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他们在这里品尝别具特色的榨菜宴,参加收砍青菜头趣味活动,参观传统榨菜制作工艺,全面玩转涪陵榨菜之乡。正是因为涪陵榨菜坚持绿色发展,解决了榨菜生产排污问题,才有了今天的漫山遍野的青菜头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每年的榨菜嘉年华活动和平时的旅游活动,也让涪陵多了一项产业收入,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涪陵区还建成以榨菜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38个,每年吸引游客超200万人次,助农增收2亿元以上。涪陵榨菜的绿色发展之路探索证明:产业发展既要农业产值又要生态颜值,这样做前期会有较高的投入,坚持几年后将发挥出强大后劲,产业支柱更加稳固。
涪陵区政府各领导班子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榨菜是涪陵农业第一支柱产业,推动榨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涪陵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守护好长江母亲河和三峡库区的职责所在。涪陵区将坚定不移,继续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产业发展之路。下一步,涪陵全区将继续立足绿色发展,把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提升榨菜产业品质,让涪陵榨菜在绿色发展的快车道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