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7.5%,较前月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预期值7.3%,且连续9个月达到或高于5%,为1982年3月以来最快涨幅。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1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6%,较前月提高0.5个百分点,创1982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认为,由于美国通胀形势更加严峻,美联储加息紧迫性提升,需高度关注其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步上涨,美国通胀形势更加严峻。2021年12月,美国通胀上涨主要由商品价格带动,如能源、交通运输、食品和饮料、服装等同比涨幅均超过5%,而医疗保健、教育与通信、其他服务业等同比增速相对较低。然而,来到2022年1月,商品和服务价格均面临上涨压力。商品价格继续攀升,同比增速高达12.3%,为1980年以来最高,不过,能源、服装和交通运输分项增速略有回落。服务业通胀逐渐升温,1月份同比涨幅4.6%,为31年最高,医疗保健、教育与通信、娱乐、信息技术和服务以及其他服务业等分项均同步上涨。目前,美国供应链瓶颈没有明显改善,商品价格将继续保持在高位,服务消费逐渐从疫情冲击中恢复,将推动通胀继续走高。
美联储加息紧迫性提升,加息幅度恐超预期。当下,美国通胀看不到有减速迹象,随着服务业通胀抬升,即便供应链瓶颈缓解,通胀可能也难以得到自然平复,这就要求美联储迅速作出应对。在通胀数据公布后,货币市场已经再度上调利率预测,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可能将在6月前加息100个基点。其中,在3月议息会议召开前,2月份CPI数据将率先公布,数据持续走高或将推动美联储一次性加息50个基点。
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已表态支持在7月初之前累计加息一个百分点,包括3月份首次加息50个基点,并呼吁货币政策委员会采取行动,以应对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此外,美联储还将加快缩表进程,如今,美联储持有的国债久期低于2017年缩表时,超过1万亿美元将在未来1年内到期,约三分之一国债将在未来3年内到期。在自然到期和主动缩减下,缩表进程将显著快于上一轮紧缩周期。
摩根士丹利预计,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共计将缩减2万亿美元,达2018年最大降幅的4倍。
美联储紧缩政策将产生广泛的溢出效应,必将拖累全球经济,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观察过去几轮美联储加息周期,每个紧缩周期大都造成美国或其他经济体的波动。如1982年的紧缩周期引发拉美债务危机,1987年引发美国股市大崩溃,1990年引发美国经济危机,1997年引发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引发互联网股市泡沫破裂,2007年引发次贷危机,2013年“Taper”引发新兴市场恐慌。虽然2021年美国经济实现近40年来最快增长,但至今这一势头已有所放缓。
受奥密克戎毒株疫情蔓延等因素影响,2021年四季度,私人投资取代消费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最重要因素,随着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私人投资增速将放缓。国际机构和投行纷纷下调美国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美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24%,货物进口约占全球13.5%,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外溢影响更大。在通胀数据公布和布拉德相关表态后,美股快速下挫。2月10日,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道琼斯工业指数分别下跌2.1%、1.8%和1.5%;VIX波动率指数由前一天的19.96升至23.91,提高19.8%,市场恐慌程度提升;美债收益率一举突破2%,为2019年8月以来新高。美债收益率通常与股市负相关,如果利率更快、更高上升,美股将继续波动调整。纳斯达克指数可能在当前基础上继续下跌,将对全球股市带来较大冲击,市场风险值得关注。
此外,高盛最新报告也指出,1月份美国就业报告中最重要的数字,不是非农就业人数出人意料地增长了46.7万,而是平均时薪环比增长了0.7%,并且在过去2到3个季度,美国薪资的年化增长率已加速至6%。薪资与物价螺旋上升的过程中,需要美联储大幅加息和金融状况大幅收紧来打破这一循环。但问题在于,从过往历史经验看,美联储从未实现过软着陆,每一个紧缩周期几乎都以危机告终。经济“硬着陆”风险已经实实在在摆在美国面前,是引燃爆点再历循环还是辗转腾挪涉险闯关,全球都在密切关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