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里子”工程,让城市更有面子。6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里子”工程,投资潜力大、带动能力强,是一举多得的代表性项目。在深圳,中铁十五局五公司实施的科教大道项目作为深汕特别合作区“五橫六纵”内部骨架路网体系中的一“纵”,正以智能建设,为城市“里子”工程赋能。
近日,中铁十五局五公司科教大道项目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科教大道管廊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安装工程正在施工中。这里不仅是高铁门户、北部生态休闲片区的公交主走廊、景观大道,更是未来科技创新功能集聚轴。项目秉承科技引领,努力用施工创新和技术创新为科教大道建设“增彩”。
该项目南起南山路,北至望鹏大道,全长约6.03公里,沿线与广汕高铁、创智路相交。计划于2023年完成全线竣工。建成后,一条条城市“大动脉”正源源不断地为市民输送水、电、通信信号……这就是被称为“城市生命线”的地下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将电力、通信、供水等各种市政管线全部入廊,兼顾了城市的“面子”和“里子”,解决各种管线蛛网密布、路面反复开挖等问题,改善了城市空间。但管廊施工对于项目部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地下管廊短则几公里、长则数十公里,环境潮湿、光线昏暗。传统的巡检方式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容易出现漏检,且存在一定安全风险。”谈及项目的施工创新和技术创新,项目承建方中铁十五局五公司副总经理兼深圳科教大道项目部负责人李加华如数家珍。他表示,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上线后,通过控制中心就能完成不同高度位置的视、音频采集。实现移动探测端所采集信息的显示、数据库的建立与故障诊断功能。
最困难的是管廊深基坑开挖。项目生产副经理王飞带领测量人员反复勘测,与技术部门不断比选方案,选择使用“内循环”的开挖方案,加快了施工进度,并实现了全线土方调配,为各施工节点如期完工提供了保障。
李帆是该项目现场负责人,所负责的综合管廊段落位于项目标尾,部分区域地面水系复杂,且为“U”型下沉式综合管廊,下沉段要下挖十四五米,遇到地下水的可能性很大,施工时防护措施必须要做到位。为此,他反复钻研,对管廊基坑开挖前采用降水井排水,保证开挖面处于干燥状态,然后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对管廊主体采用整体浇筑工艺,保障工程整体施工进度。
施工进程中,项目部以技术创新、QC小组活动为平台,积极开展施工创新活动,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对影响综合管廊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总结,感温光纤、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抗震支吊架先后登上管廊施工的舞台。
心中有光,不惧路长,在科技助力之下,一条生机勃发,日新月异的科教大道正悄然在建设者脚下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