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知识,免费投稿宣传!免费分享!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外贸新闻

疫情下中非强化经贸合作有潜在空间

时间:2021-09-03人气: 作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中非经贸合作已在多个领域面临调整。疫情下,中非经贸合作有哪些发展机遇和调整空间?8月31日,由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非洲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NO.23》(以下简称《报告》)新闻发布会,着力探讨了这一议题。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非洲经济合作带来一些影响,但《报告》认为,双方已有的合作基础良好,但需要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下以创新发展的视角增加合作机会、改善合作条件,使双方都能够通过稳定的投资合作获得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来说,《报告》给出以下几点可行之策。

用好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的平台。以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为机遇,汇聚各方智慧,审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推进情况。及时总结经验,评估和分析未能如期完成项目的后续情况,为中非合作的有效推进、增强各方开展合作的信心提供支撑。同时,应探讨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机制,通过协同配合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非经贸合作的负面影响,缩短经济恢复周期,尽量避免因不当的贸易或投资保护政策给相关方带来冲击。

加强中非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有效合作。在“一带一路”共建等多种渠道继续推进中非在健康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协作。既要以疫情应对为背景,加快改善公共卫生系统,提高对疫情发现、处置的效率,通过高效和准确的信息交换,为防止疫情扩散、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广泛冲击赢得时间,又要在疫苗和特效药的联合研制、改进等领域加强相互配合,提高各国对相关医药物资的消费能力,促进民心相通。中非在公共卫生领域还应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扩大中非产业发展模式的协同创新空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周期较长的背景下,通过中非协同,为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医疗服务和互联网金融等产业模式创新提供更好的条件。鼓励地区间先行先试合作,加强在消费者保护、风险防控和市场标准规范等领域的政府作为,在获得新业务模式发展红利的同时减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促进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培育新经济领域的企业,鼓励企业通过智力培育和技术创新增强竞争力,开拓新市场并有效响应消费者需求。

采取积极措施稳定投资者信心。疫情导致全球投资的急剧萎缩,对东道国和投资者影响巨大。应尽量避免因经济下行而对外资采取“民族主义”或“保护主义”态度,不论在法律法规层面还是在实际行动中都应为投资者创造稳定的环境。中非双方应通过合作创造新的市场空间,避免出现简单的“切蛋糕”式利益再分配。面对疫情影响长期化的局面,除了为投资者提供税收减免和费用减免等财务支持外,在人员、资金的跨境流动与市场开放等方面可探索更多能够吸引投资者的举措。

充分发挥经贸协定制度性安排作用。非洲大陆自贸区协定的生效,可能为非洲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但各方仍未能充分发挥自贸协定创造的协同红利,要素的跨境流动效率不够高。中非双方除了应提高对双边自贸协定(如中国-毛里求斯自贸协定)的利用率外,还可以探索多种形式、层次的制度性安排。一方面,可以加快商签能够满足各自发展和合作需求的协定;另一方面,应通过能力建设形成良好的互动协同机制,为协定的升级、扩围和创新提供智力与实践支持。


[外贸知识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